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宋代書法史專題研究
STUDIES OF CALLIGRAPHY HISTORY OF SUNG DYNASTY 
開課學期
96-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藝術史研究所  
授課教師
傅 申 
課號
ARHY7032 
課程識別碼
141 M088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三6,7,8(13:20~16:20) 
上課地點
樂學館205 
備註
限碩士班以上
總人數上限:10人
外系人數限制:5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傅申
宋代書法史專題研究(碩博士班)
課號:141 M0880
藝術史研究所
2005年3月修訂

授課大綱

本課程以研二學生為授課對象,於每週三下午二時至六時在藝研所資料室或故宮博物院上課。本課程為選修,學程一學期,3學分。

宋代書法繼唐末、五代的發展直至南宋末將有近三百年的歷史,正值重文輕武的時代,故期間書人眾多,興衰起伏,可待深究的問題繁富,本課程將引導學生如何作專題研究,諸如:唐末五代的書學傳統;北宋初期書風;北宋書風之轉捩人物;宋人尚意之代表書家;宋徽宗及其周圍;南宋皇室書風;南宋前半期士大夫書風;北方金人書風;南宋後半期士大夫書風;南宋書風之衰敝及復古書風之伏流等等。

除了運用文獻、書論、及影印或照相圖版等資料外,本課程注重實跡的目驗,從第一手資料做起,因此除了在規定教室上課之外,將經常利用故宮博物院的世界一流資源作為訓練和學習的場所。配合展覽、課程的進度具有相當的彈性和機動性,注重啟發,培養獨立之研究的能力和精神。

本課程之校外教學亦配合故宮博物院及其他相關院館之書法展覽以及民間書畫拍賣展覽進行實物訓練,以期學以致用。


參考書目
中文參考書目:
A.
1) 楊家駱,《宋人題跋、東坡題跋、山谷題跋》。藝術叢編本,台北︰世界。
2) 楊家駱,《宋人書學論著︰米芾書史、寶晉英光集》。
3) 傅申,《宋代文人之書畫評鑑》(台北︰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1965)。
4) 傅申,《書史與書跡(一)》(台北︰歷史博物館,1996)。
5) 徐邦達,《古書畫偽訛考辨》(江蘇古籍,1984)。
6) 張伯英,《張氏法帖辨偽》。
7) 楊仁愷,《國寶沈浮錄》(上海︰人民美術,1991)。
8) 楊仁愷,《中國古今書畫真偽圖典》(遼寧畫報出版社)。
9) 臺靜農,〈書道由唐入宋的樞紐人物楊凝式〉,《靜農論文集》(台北︰聯經,1989)。
10) 王玉池,〈楊凝式的書法藝術〉,《美術史論》,8期,1984。
11)黃緯中,《楊凝式研究》(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12)傅申〈顏魯公在北宋及其書史地位之確立〉《雄獅美術》163期,1984年9
月。
13)莫家良,〈從幾件出土石刻書跡論宋代書法的若干問題〉,《出土文物與書法
藝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書道學會,1998)。
14)莫家良,〈宋代書法中的歐陽詢傳統〉,《書海觀瀾》(香港中文大學,1998)。
15)莫家良,〈宋代狂草的變革〉,《1997年書法論文學術研討會》(書道教育學
會)。
16)王崇齊,〈米芾臨仿作品之研究〉(台北: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17)夏賢李,〈金代書法之蘇軾與米芾傳說〉(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B.
1) 曹寶麟,《抱甕集》(台北︰蕙風堂,1991)。
2) 《蔡襄》(北京︰榮寶齋,1996)。
3) 《蔡襄書法史料集》(上海書畫出版社,1983)。
4) 《蔡襄墨跡精品》(上海人民美術,1981)。
5) 陳振濂,《蔡襄》(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8)。
6) 陳瑞玲,《蔡襄書法之研究》(台大碩士論文,1996)。
7) 石慢,〈蔡襄評議與北宋書風之變革〉,《書海觀瀾》(香港中文大學,1998)。
8) 曹寶麟,〈章惇論〉,《1997年書法論文學術研討會》(書法教育學會)。
9) 《蘇軾行書墨跡》。
10) 傅申,〈天下第一蘇東坡的寒食帖〉,《故宮文物月刊》,2卷2期,1984。
11) 劉正成,〈蘇軾書法評傳〉,《中國書法全集蘇軾》。
12) 中田勇次郎,《黃庭堅》(東京︰二玄社)。
13) 中田勇次郎,《米芾》(東京︰二玄社)。
14) 〈米芾專欄〉,《書法叢刊》,第15期,書譜,1984.6。
15) 鄭進發,《米芾蜀素帖》(臺大歷史研究所美史組碩士論文,1971)。

C.
1) 傅申,〈宋代皇室及金人之書法〉,《歐美收藏中國法書名跡集》。
2) 朱惠良,〈南宋皇室書法〉,《故宮學術季刊》,2卷4期,1985。
3) 徐邦達,〈南宋帝后題畫書考辨〉,《文物》,1986.6。
4) 夏賢李,《金代書法中之蘇米傳統》(臺大藝研所碩士論文,1992)。
5) 王心悅,《陸游與范成大的書法研究---兼論宋金的蘇黃米傳統》(臺大藝研所碩士論文,1998)。
6) 傅申,〈張即之和他的中楷〉及〈補篇),《故宮學術季刊》,1︰2,1983。
7) 傅申,〈真偽白居易與張即之〉,《故宮文物月刊》,3卷2期,1985。
8)徐邦達,〈釋張即之書報本庵記被挖改之謎〉,《文物》,1983.6。

西文參考書目:

1) Fu,Shen, Huang T’ing-chien’s Calligraphy and his Scroll for Chang Ta-t’ung, (Ph. D. dissertation, Princeton 1976).
2) Lothar Ledderose, Mi Fu and the Classical Tradition of Chinese Calligraphy, (Princeton 1979).
3) Egan, Ronald, “Ou-yang Hsiu and Su Shih on Calligraphy,”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9:2 (1989.12).
4) Chu, Hui-liang, The Chung Yu Tradition: A Pivotal Development in Sung
Calligraphy, (Ph. D dissertation, Princeton 1990).



 

課程目標
 
課程要求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無資料